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一 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岳渎殊祥日月精,入尧金镜佐休明。
衣严黼黻皇恩重,剑折芙蓉紫气横。
玉甃金汤山岳峻,花藏台榭管弦清。
已闻图上凌烟阁,宠渥穹窿玉不名。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二 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齐桓
扶持社稷似齐桓,百万雄师贵可观。
神智发中真莫测,贡输天下学应难。
风清鼙角□□□,□肃神龙草木寒。
堪羡蜀民恒有福,太平时节一般般(第五句缺三字,第六句缺一字)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三 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珠履三千
珠履三千侍玉除(一作坐隅),宫(一作棠)花飘锦早莺初。
虽然周孔心相似,其奈龚黄政不如。
浩浩歌谣闻禁掖,重重襦裤满樵渔。
若论朝野艰难日,第一之功美有馀。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四 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紫髯青眼代天才,韩白孙吴稍可陪。
祗见赤心尧日下,岂知真气梵天来。
听经瑞雪时时落,登塔天花步步开。
尽祝庄椿同寿考,人间岁月岂能催。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五 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曹参酒 让畔
丈夫勋业正乾坤,麟凤龟龙尽在门。
西伯最怜耕让畔曹参空爱酒盈樽。
心慈为受金仙嘱,发白缘酬玉砌恩。
从此于门转高大,可怜子子与孙孙。
四月二十五日南池太白楼浣笔泉济宁学宫及普照寺观碑四首 其三 癸丑 清 · 翁方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四
已倍前贤获,任城汉十碑(旧云任城五碑谓景君、鲁峻武荣、郑固、郑季宣也,今增范式、王君、郑固下截及孔子见老子画象,与朱君长碑而十也。孔子见老子象碑为洪、赵诸家所无。)
礼图洪赵外,河岳日星垂。
迩者来题续,怜余弱管追。
商量摹褚法,未得刻曾祠乾隆五十五年春三月十六日刑部侍郎王昶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玉保翁方纲奉命祭告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既蒇事,观碑,会宿于济宁运河同知黄易署斋后。三年,方纲按试,复来题记此段。已,选工填朱,欲刻于运河同知署之别建曾子王澍仿褚书碑之阴。今日量石,竟弗果刻。)
章杰工部郎官 宋 · 张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五、《华阳集》卷七
朕惟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
述圣人制作之意,考治百工,而使咸精其能,是谓有司之职。
以尔才智明达,风力敏强,将漕外台,蔚有休誉,宜遂进登郎省,属于冬官,以修五材九范之法。
克恭朕命,嗣有宠褒。
周易口义发题 宋 · 倪天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八、《皕宋楼藏书志》卷一
先生曰:夫《易》者,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以垂万世之大法,三才变易之书也。
自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
故爻有九六,以尽阴阳之数;
位有三画,以尽三才之道。
写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象,以尽天下之用;
明健、顺、动、入、止、说、陷、明之体,以尽天下之理。
然而伏羲之时,世质民淳,巧伪未兴,诈端未作,故虽三画,亦可以尽吉凶之变。
自神农至尧舜,莫不取法八卦之象,以为大治之本。
历夏沿商,以及桀纣之世,民欲丛生,奸伪万状,礼隳乐缺,天下纷然。
故三爻不能尽万物之消长、究人心之情伪。
文王有大圣之才,罹于忧患,观之世,小人在位,诈伪日炽,思周身之防,达忧患之情,通天人之渊蕴,明人事之始终,遂重卦为六十四,重爻为三百八十四,又于逐卦之下为之《彖辞》。
故天地通变之道、万物情伪之理一备于此。
然谓之《易》者,按《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简易也,不易也,变易也」。
颖达作《疏》,洎崔觐、刘正简皆取其说。
然谓不易、简易者,于圣人之经缪妄殆甚。
仲尼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是言凡兴作之事,先须正名,名正则事方可成。
况圣人作《易》,为万世之大法,岂复有二三之义乎?
按,扬子曰:「阴不极则阳不生,乱不极则德不形」。
又《系辞》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又云:「生生之谓易」。
是《大易》之作,专取变易之义。
盖变易之道,天人之理也。
以天道言之,则阴阳变易而成万物,寒暑变易而成四时,日月变易而成昼夜。
以人事言之,则得失变易而成吉凶,情伪变易而成利害,君子小人变易而成治乱。
故天之变易,则归乎生成而自为常道;
若人事变易,则固在上位者裁制之何如耳。
何则?
在位之人,茍知其君子小人相易而为治乱,则当常进用君子而摈斥小人,则天下常治而无乱矣。
知其情伪相易而成利害,当纯用情实而黜去诈伪,则所为常利而无害矣。
知其得失相易而成吉凶,当就事之得而去事之失,则其行事常吉而无凶矣。
是皆人事变易,不可不慎也。
故《大易》之作,专取变易之义。
谓之《周易》者,自伏羲画卦,文王重之,又从而为之彖辞,至周公又为之爻辞,仲尼又十翼之,数圣相继,其道大备于周,故曰《周易》。
谓之上经、下经者,自《乾》、《坤》至《坎》、《离》三十卦谓之上经,自《咸》、《恒》至《未济》三十四卦谓之下经。
然则所以分上、下二经者,以简帙重大,故分之也。
《乾》、《坤》者,天地之象;
《坎》、《离》者,日月之象,故取以为上经。
《咸》、《恒》者,夫妇之义;
《既济》、《未济》,人伦终始之道,故取以为下经。
先儒亦常谓不分之即无损于义,分之亦无害其实,但以简帙重大而分之也。
《乾》传者,《乾》卦名也。
传,传也,言传述圣人之法,以示万世也。
按:《周易口义》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监察御史储公集序 唐 · 顾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圣人贤人。
皆钟运而生。
述圣贤之意。
亦钟运盛衰矣。
开元十四年
严黄门知考功
鲁国储公进士高第
崔国辅员外綦母潜著作同时。
其明年
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
此数人皆当时之秀。
侍御声价隐隐。
轥轹诸子。
其文篇赋论。
凡七十卷。
虽无云雷之会。
意气相感。
而扶危拯病。
绰有贤达之风。
拔身虏庭。
竟陷危邦。
士生不融。
可以言命。
然窥其鸿黄窈窕之学。
金石管磬之声。
如登瑶台而进玉府。
灵扃邃宇。
景物寥映。
绿流翠草。
佳木好鸟。
不足称珍。
嗣息曰溶。
亦凤毛骏骨。
恐坠先志。
溯洄千里。
泣拜告余曰。
我先人与王右丞
伯仲之欢也。
相国缙云
尝以序冠编次。
缙云之谪亡焉。
后辈据文之士。
风流不接。
故小子获忝操。
伏恐魂游无方。
嗤责造次。
茫茫古道。
不见来者。
岂以龙战。
害乎鹿鸣。
齐竽竞吹。
燕石争宝。
呜呼。
薄游之士。
未跻一峰。
己伐其峻。
登阆风者。
乃知其迤逦昏明。
掩豁将尽。
复通之者。
其若是乎。
述圣 中唐 · 崔损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六
天辅圣德,配极而崇。
帝者祖兮,神行慈旨。
布泽而洽,人之父兮。
叶命高岳,喻寿其齐。
招灵祜兮,飞文孤标。
洒翰又类,使物睹兮。
腾雄激烈,交天声芬。
偃上古兮,发润飘清。
总此光气,覆下土兮。
探异阅妙,意力犹悬。
空作短兮,徵往到今。
辞听相授,无与伍兮。
戏赠梦得兼呈思黯838年 唐 · 白居易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一作双)鬓莫欺今老矣(传曰:“今老矣,无能为也。”),一杯莫笑便陶然。
陈郎中处为高户裴使君前作少年陈商郎中酒户涓滴,裴洽使君年九十馀)
顾我独狂多自哂,与君同病最相怜。
月终斋满谁开素,须拟(一作䛏)奇章置一筵
随州大洪山崇宁保寿院十方第二代楷禅师塔铭 北宋 · 王彬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二、《湖北金石志》卷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四○
政和八年夏五月乙未芙蓉禅师以偈示众,书遗诫,付嘱门人,沐浴更衣,吉祥示寂。
越三日丁酉,荼毗,收灵骨。
秋九月甲午,塔藏芙蓉湖
后七年,住持大洪山慧照禅师庆预,师之受业高弟、嗣法的孙也,念湖山远在海隅,奉塔庙之礼常缺,喟然叹曰:「吾昔尝侍老师住大阳,迁居此山凡五年,天下衲子辐辏云萃,不远千里而来。
当时升堂入室者散之四方,皆续佛寿命,为人天师
今住世者如焦山成、大隋琏、鹿门灯、石门易、宝峰照,即其人也。
昔人藏衣曹溪,葬履熊耳,岂不以恩大难酬,示不忘本耶」?
乃遣其徒宗几迁致师灵骨,建浮图于大洪山之阳。
冬十一月,塔成。
明年冬慧照于山中,慧照喜谓曰:「吾芙蓉老师法海舟航,佛门梁栋,三十七年与大地众生作阴凉,机缘在世,不独衲子能言,󲦤绅士大夫咸知之。
今新塔未铭也,敢以为请」。
既仰慕芙蓉之高风,又重违慧照之勤意,义不获辞,退而铭之云:师讳道楷俗姓崔氏沂州费县人
少学神仙,得辟谷术,隐伊阳山中。
既久,知非究竟,乃弃所学,游京师,诣述圣院出家,礼德暹为师。
熙宁六年,试经用度。
明年,受具戒,游历诸方。
遍参知识。
最后至舒州投子山青禅师,一言造妙,师资深契,以明安衣履付焉。
去之韶山,结茅虎穴旁,虎为伏驯,探穴取子,初无忤也。
师虽宴坐山林,然道价四驰,千里向风。
元丰五年出世至示寂,凡七坐道场。
最初住沂州洞山,又迁西京乾元、招提,之大阳,随之大洪,皆当世元老名公卿以礼延请。
后被诏住东京十方净因,又徙住天宁万寿,皆中使奉命,恩礼兼隆,诸方荣之。
师所至,无缁素贵贱,皆直造室内。
其来京师,诸公卿贵人日夕问讯,无与道人处士杂坐,师皆一目之。
师行解相应,履践笃至,无明妄心,一毫不立,故不能矫情徇世,避人道之患。
竟坐辞身章师号,忤上意,得罪居淄州
久之,上察其无它,听自便。
复有旨下开封府访师,还其故服。
师闻之,书四句偈遗中贵人王松年云:「石田焦谷又生芽,暮种朝收济几家。
巢父饮牛牛不饮,渔翁拨棹入芦花」。
众口传播,尹李公孝寿得之,察其诚心,乃为敷奏。
因从其志。
师始欲游天台、雁荡,过故里,为父老留,不得去。
枢密刘公奉世舍俸金,买芙蓉湖田,筑室延师,四方衲子归之,俄成丛林,今赐额兴化焉。
先是,芙蓉湖众水钟聚,瀰漫百馀里,师尝谓若决而归之川,可得良田数千顷。
常平使者闻其言,使邑令诣师受规画,凿渠疏导,悉如师说。
异时菰蒲沮洳之地,皆为沃壤。
乡人德之,乃相率舍田于寺。
岁入既丰,又推其馀以与马鞍山,后亦赡数百家。
师喜营建梵刹,见栋宇卑陋,则崇饰更新,规模宏壮,疑若基构艰难,然人以师故,施财助力,咸说乐之,工役未尝踰时。
才成即弃去,不回顾也。
师本田家子,为儿童时父令驱田中飞蝗,师舍己之田,先驱邻人者。
诘之,则曰:「损他利己,所不忍为」。
其利它之行,盖天性也。
师享年七十有六,僧腊四十二,度弟子九十三人,法嗣得骨髓出世者二十九人,皆缘法盛行于时。
丹霞淳公其后尤大。
庆预大洪,禅子至二千,清了长芦、正觉在普照,亦至千众。
盖天下三大禅刹,曹洞之宗,至是大振矣。
师应接机缘,已见语录,及德洪所撰《僧宝传》,承议郎韩韶《临沂塔旧铭》、鹿门法灯禅师《塔中记》载之已详尽云。
铭曰:
诸佛出世,为一大事。
以心传心,莫难承嗣
日在明安,得人惟艰。
正法眼藏,托于浮山
道未丧世,遗言不坠。
异苗翻茂,卒如师偈。
堂堂青公,法中之龙。
针芥投机,复有芙蓉。
自师承宗,曹洞始大。
良价不亡,大阳犹在。
凡今宗师,鲜克全提。
不滞空劫,则落今时。
惟师当机,正偏互唱。
木女讴歌,石人抚掌。
荐承明诏,七坐道场。
三十七年,为众举扬。
梦身幻宅,谁主谁客?
不有荣名,孰为罪谪?
一辞帝闉,终老海滨。
国师塔样,分付儿孙。
汉东沂上,十方天壤。
一切含情,万古瞻仰。
靖康二年夏四月十五日大洪山崇宁休寿禅院住持嗣、祖法孙慧照大师庆预立石。
玉册官武宗古刊。
唐 · 高元裕
 押灰韵
中丞为国拔贤才,寒俊欣逢藻鉴开(《赠知贡举陈商》,见《池阳志》)
知举陈商(题拟) 唐 · 高元裕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中丞为国拔英(《全唐诗》作「贤」)才,寒畯(《全唐诗》作「俊」)欣逢藻鉴开。
九朵莲花秋浦隔,两枝丹桂一时开(《登科记考》卷二二引《永乐大典》引《秋浦新志》。此诗承汤华泉同志录示。)
陈商814年 中唐 · 贾岛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
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
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
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一作月)明。
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一作同)(一作并)
陈商810年 中唐 · 李贺
 押词韵第十二部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
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
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
秪今道已塞,何必须白首。
凄凄陈述圣,披褐锄俎豆。
学为尧舜文,时人责衰偶。
柴门车辙冻,日下影瘦。
黄昏访我来,苦节青阳皱。
太华五千仞,劈地抽森秀。
旁古无寸寻,一上戛牛斗。
公卿纵不怜(一作言),宁能锁吾口。
李生师太华,大坐看白昼。
逢霜作朴𣙙,得气为春柳。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风雪,墨组贯铜绶。
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
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蔚州诸军事蔚州刺史御史中丞马公墓志铭 唐 · 杨倞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九
公讳纾。字无畏扶风平陵人。曾祖行炎。妫州刺史。祖于龙。平州刺史。父实。右骁骑将军御史中丞。并有功幽兰。书勋竹帛。公即中丞第廿五子。幼有奇节。性唯聪悟。见古名将勋业之事。未尝不废书发愤。沈吟久之。□寄河朔志蕃王室。欲变风俗。期乎坦夷。遂委质戎府。累迁魏大将。自天宝末安史为乱。虽克剿□翻恣骄凶。以故将帅带州连郡。蕃贡罕至。而魏博诸田相继立。元和中。上以文德武功定叛乱。虽魏帅诈顺。寻亦如旧。大和初。沧帅李全略死。子同捷盗袭其位。先皇震怒。徵兵讨之。魏帅以封壤连接。潜相应援。时中书令裴公掌兵柄。谋挠魏事。公以才辨为戎帅率。如每有奏请。独当其任。遂申密款于裴公。天子嘉之。乃大张皇威。深述圣旨。开向国之福。戎覆巢之厄。帅立归诚。未几。王师大捷。而同捷就戮。万夫解甲。两河肃清。皆公始谋之力。天子以公忠果可任大事。拜左武卫将军。后出为宁州刺史。在郡有闻。堂帖赴阙。拜右领军大将军至开成中博陵更师。丞相进□取可继作者。以蔚为□邻□易迁就乃拜公蔚州刺史御史中丞。洎中谢文宗皇帝临轩叹赏。面许重事以遣之。既收安迁。公绥戎以德。抚下以恩。野无南牧之虞。俗讲东里之礼。三年去任。执辕遮道者□路。人思公令德。日□于廉帅。廉帅闻于朝廷。又拜蔚州刺史。□疾□寻西河上闻之恻然。候疾愈。方授以大柄。神不庇善。以会昌四年三月十日。终于所寄之第。享年五十六。呜呼。才长寿促。志远途穷。□广所以为有识所叹。公两娶裴氏张氏。皆名族。生一男二女。男补太庙斋郎。娶徐氏。次女适裴氏。长女在室。即以其年七月十日。归窆于关中少陵原。祔其先茔合先之墓。礼也。铭曰。
皇道熙熙天宝末
盗弄干戈正猖獗。
沧帅死兮有馀蘖。
魏为亲邻志相活。
河海横流马公遏。
溟盗亟诛天被阔。
忠义克彰遂闻达。
天子临轩叹贤杰。
将委边陲□勋烈。
将分竹符后□钺。
所理苏息无饥渴。
才有馀兮悲未豁。
长衢方骋摧輗軏。
彼苍者天何谒谒。
呜呼马君道消歇。
中寿未登神奄绝。
唯有雄名流不竭。
述圣赋序 唐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
朕以二九之年。属天下丧乱。
毒流区夏。祸遍郊畿。
偫雄则骇云兴。猛将则风驱雾合。
年二十有四。慷慨京邑
电发中原。震荡三川。
扫清八荒。及至壮年。
获临宝位。然乃远夷委贽。
万国归心。致使朝有进善之臣。
野无行歌之士。节义盈于私室。
狱讼息于公门。一尉于东西。
混车书于南北。由是偃组练而敷礼乐。
放牛马而逸黎元。方欲纪石封山
握河沈璧。功既成矣。
世既贞矣。信可以优游暇豫
作乐崇德者欤。故因兹馀隙。
乃修苑囿。其胜地则有积翠凝碧。
其川阜则有濯龙平乐。若乃南面双阙。
北对芒山。引洛浦之通波。
连郏鄏之馀址。丛薄本丽。
加之以芳节。池沼素美。
莹之以初阳。舞蝶游丝。
带清飙而散影。分花交
映碧浪而成文。巨树千寻。
结轻烟而耸翠。危峰万仞。
照落景而开红。云气萦岩。
似游仙于巫峡。霓光染溜。
类濯锦于成都。戏羽閒关。
互飞沈于蒙密。游鳞瀺灂。
乍出没于芰荷。翔泳之美尽斯。
仁智之乐备矣。可以遁形匿迹。
可以养志恬神。独往襄城之中。
斯可观也。邈然姑射之上。
何以加兹。余每览巢许之俦。
松乔之匹。未尝不慨然慕之。
思可脱屣长辞。拂衣高谢。
歘复以时运见羁。因留连于大任。
徒有轻举之志。而不达者。
其天意也。岂人事乎。
请定义安太后服制状 唐 · 陈商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五
皇帝为义安皇太后服制重轻事。权知礼部侍郎陈商等状。
伏睹义安太皇后遗令。皇帝三日而听政。
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
二十七日释服者。皇帝遵奉遗旨。
将欲施行。臣等商量。
事贵得中。礼从顺变。
伏以宣懿太后常奉太皇太后之令。追尊徽名。
附配庙室。今云议礼。
合有等差。伏请皇帝降服期周。
以日易月之制。十三日释服。
其内外臣寮。便以其日除释。
至于所奉陵寝制度法物。一事以上。
即请准旧例。无更降授。
谨具如前。公卿等议大行皇太后丧礼状。
程给事乞致仕表1079年 北宋 · 秦观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七二、《淮海集》卷二六、《唐宋元名表》卷下之一、《宋四六选》卷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
臣某言:臣闻未老遽归,非臣子报君之义;
既衰犹仕,岂儒生处己之方?
惟去就适合其时,乃进退不愆于礼。
辄陈悃愊,仰渎高明。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念臣家本单微,材尤绵薄。
早缘章句声律之末技,偶中上科;
继以簿书狱讼之微劳,误更剧任。
三持使节,八领郡麾。
以至承乏小行人之官,备位大司农之属。
山川陟涉,几遍于五方;
日月推移,殆踰于四纪。
遂叨兰省之秩,仍忝秘殿之名。
每抚心而自循,纵没齿其焉报?
昨以蒙恩罢守,被旨归班。
身虽寄于海隅,梦已升于帝所。
非不知怀金结绶,侍清光而足荣;
佩玉鸣驺,联法从之为幸。
但以风霜渐迫,蒲柳遽衰。
爰及上印之期,当批乞骸之恳。
日莫途远,顾己分之非安;
漏尽钟鸣,亦人言之可畏。
伏惟皇帝陛下恢覆载之量,廓照临之明。
怜其实知止而请身,察其非偷安而避事。
俾还官政,获反里闾。
况臣北陌东阡,雅多游旧;
左饘右粥,良给岁时。
是以诵歌真主之稀逢,盛述圣朝之难遇。
马方羸老,徒结恋于轩墀;
木已朽枯,或能蒸于芝菌
臣不任祈天俟命、激切屏营之至。